【家园驿站】致家长:春来如往,相伴成长——疫情期间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疫情危机,却也是教育的契机。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现在已经开学了。
以往开学后,许多家长就会把孩子的一切交给老师。
而现在家长和孩子呆在家里,老师管不了孩子,却也正是家长重新认识父母之责的契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论”中强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成长需求是不一样的,由低到高需求会从生理上的需求到安全上的需求,然后到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之后便是尊重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我们的孩子其实已经获得生理及安全上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更好地引导与指导。这就使得我们在陪伴中,要讲方法懂技巧,要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共享亲子陪伴的美好时光,必然要首先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是你的唯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
一起在家的日子
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首先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张学习生活的计划表。
其次,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借助各种网络课程资源或书本让孩子尝试自主游戏学习。
在这期间,家长要充分肯定孩子通过自主游戏学习取得的进步,培养孩子自主游戏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内驱力。疫情的危机,也是教育孩子的契机。除了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可以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
返岗后每天6个“一分钟”
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全国大多数企业陆续复工。白天重又忙碌起来的家长们,其实每晚只需6个高效的“一分钟”,就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毕竟,陪伴孩子的精髓不是时长,而是时效!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01
一分钟倾听
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不要总是父母说,孩子听;不要总以为“孩子还小,他还不懂”。其实,从孩子懂事起,就知道父母的喜怒哀乐。每天一分钟,换一个角度,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一下他们的呼声。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大有裨益。用心倾听,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什么都懂!
02
一分钟示爱
爱与陪伴,是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每天一分钟,跟孩子交流,多摸摸他的头,给他最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的爱他。不要在公共场合骂孩子;别总是抱怨他的成绩,剥夺他的爱好... ...爱孩子,请给他足够的自由和尊重。
03
一分钟参与
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的事情,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孩子也想要探寻大人们的世界,并参与其中。每天一分钟,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多听取他的意见,并尽可能达到共识。当然,参与过程
04
一分钟赞美
陶行知的一位朋友,因为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闻说道:“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带那个小孩到修表店,孩子十分兴奋,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师傅修表。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优点,不要从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的优劣。每天一分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恰当的赞美。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
05
一分钟鼓励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别把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做比较。陶行知在武汉大学演讲时,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按住公鸡的头,掰开嘴,大公鸡拼命挣扎,就是不肯吃米。陶先生松开手,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就开始自己吃起米来。教育就像喂鸡一样,把知识硬灌给孩子,他是不情愿学的。每天一分钟鼓励孩子,使他充满自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06
一分钟矫正
每天一分钟,修正孩子生活中的不当行为。首先应弄清孩子行为的原因,其次,要讲究教育的方式。一次,陶行知见一个男孩打同学,便阻止他并叫他到办公室。见到男孩,陶行知拿出一粒糖说:“奖励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男孩不敢抬头。陶行知又拿出一粒糖:“我阻止你,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迟疑的接过糖。陶先生接着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很有正义感,再奖励你一颗糖。”男孩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人。”陶校长笑着说:“你已认错了,再奖励
你一块糖!
天底下没有哪个孩子能随随便便成功
坚持每天6个“一分钟”,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疫情过后,当你又忙碌起来时,记得无论多么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在孩子身旁,孩子的世界干净纯粹,他需要的,仅仅只是优质的陪伴和鼓励。那些来自父母的爱,是他跌倒时重新站起的勇气,带着这些爱上路,孩子的脚步会充满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天花会开,我们的疫情防控也会迎来最后的胜利,而我们的亲子陪伴也会收获沉甸甸的喜悦。